7.webp.jpg

1

清华团队发布全球

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

8 月 1 日,清华大学开发出的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登上了最新一期《自然》杂志的封面。该芯片结合了类脑计算和基于计算机科学的机器学习,这种融合技术有望提升各个系统的能力,促进人工通用智能的研究和发展。这种融合类脑计算芯片被命名为“天机芯”,有多个高度可重构的功能性核,可以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类脑计算算法。论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施路平说。他表示,虽然“天机芯”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研究,但这项研究或能为人工通用智能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

新型光催化剂将

二氧化碳高选择性变身能源

日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孙永 福教授、谢毅教授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具有双金属活性位点的超薄纳米片催化剂,并实现了其对二氧化碳光还原产物高选择性。科研工作者设计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为碳氢燃料,有助于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并获得高附加值碳基燃料。但二氧化碳还原产物选择性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将二氧化碳高选择性还原成甲烷仍十分困难。课题组设计构建了上述催化剂以期实现精准调控二氧化碳还原产物的选择性。测试证实,含硫缺陷的 CuIn5S8 超薄纳米片在可见光驱动下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甲烷的选择性达到近100%,并实现较高的产率。


3

人类成功在实验室

造出太阳磁场帕克螺旋

英国《自然 • 物理》杂志7月29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物理学突破——美国团队成功在实验室创造出太阳磁场帕克螺旋。这是一个太阳磁场和等离子体流螺旋结构的实验模型,该模型可被看作是对该理论及相关现象的一个替代研究方法,并将对“帕克”太阳探测器等太空任务进行补充。太阳磁场开始拉伸和旋转的区域被认为具有高动态特性,但却很少被研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科学家伊桑 • 彼得森及同事让氦等离子体在一个名为“大红球”(Big Red Ball)的等离子体约束装置内旋转,成功在实验室创造出了帕克螺旋。该模型可用来进一步研究太阳风的起源和演化。

摘自期刊:《中国科技产业》